日本NiGK沉积物捕获器 使用案例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3-25 分类:案例介绍

1.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布放于西北太平洋西部和日本海的沉积物捕获器

就职于日本原子能研究所海洋研究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们在北太平洋西部和日本海的三个海域使用图3的Nigk的沉积物捕获器进行捕获试验,用于研究沉降颗粒(POC)组成与有机碳通量的关系。

1和图2为研究区内布放的捕获器位置图,共有16个捕获器布放在500-6620米的水深中。

2:布放位置图

3Nigk捕获器


最终,日本研究者们发现,高生物产量和“大”蛋白石粒子的沉降增强了太平洋西北部POC的输送效率,表面海洋中CaCO3的产生是大气中CO2的来源。西北太平洋西部、赤道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东部的CaCO3颗粒是POC向深海输送的载体,西北太平洋西部和日本海的成岩物质通量较大。据估计,成岩通量的下沉对提高该区POC通量也起着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5242389_Relationship_between_Composition_of_Settling_Particles_and_Organic_Carbon_Flux_in_the_Western_North_Pacific_and_the_Japan_Sea

2.中科院南海所-布置于南海南沙海域的捕获器

通过20096月至20118月在南海西沙海槽部署的Nigk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中科院南海所的学者们研究了浮游有孔虫的通量和季节性。

浮游有孔虫的总通量模式在冬半年/季节(9月下旬/10月至2月)表现出较高的值,而在其余年份则表现出较低的通量。这种通量模式与南海中部和南部的双峰模式形成对比,双峰模式显示出两个分别对应于夏季风和冬季风盛行期的高通量峰。观测到明显的年际通量差异,这可能与厄尔尼诺年到拉尼娜年的气候变化有关。

原文链接: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91287553_Seasonal_flux_variability_of_planktonic_foraminifera_during_2009-2011_in_a_sediment_trap_from_Xisha_Trough_South_China_Sea


3.日本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冲绳海槽

通过Nigk沉积物捕获器研究区SST-129°1.6′N128°3.5′E1100m水深)采集的捕获器样品,研究了长江和黄河对冲绳海槽陆源颗粒物负荷季节变化的影响。陆源颗粒从陆架到海槽的输送过程中,底层的横向输送非常重要。

日本学者们发现流量在春季达到最大值,反映了季节变化,虽然在夏末也出现了短时间的输送,与一般的季节变化无关。,通过捕获器内的样品沉积物来源的矿物学和化学分析表明,物质贡献随季节变化,冬季长江的影响相对较大,春季和夏末黄河或风成沙的影响增强,总通量也增强。

原文链接: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3695707_Transgressive_and_highstand_systems_tracts_and_post-glacial_transgression_the_East_China_Sea



4.日本海洋放射生态学实验室-中国东海

19933月至19942,日本海洋放射生态学实验室的学者们在冲绳海槽的两个地点通过NIGK沉积物捕获器收集了大量实验样本进行了210Pb分析,研究区位于:29-23.3degN128-14.5degE28-08.2degN127-11.4degE采到的少数样品也进行了234Th分析。

研究学者发现,沉降颗粒中210Pb浓度随深度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加趋势。210Pb通量季节变化大,随深度增加而增加,近底增加尤为明显。234Th通量也呈现出随深度增加的总体趋势。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67064502004666#!